1956年,何炳林從美國回來時帶回了國內還不能生產的5公斤二乙烯苯和10公斤苯乙烯。他利用這些原料開始了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性能測定和工業上的應用研究,由于工作勤奮,僅短短兩年的時間里,他就把當時世界上已有的離子交換樹脂品種全部合成成功。1958年,他創建了南開大學化工廠,所生產的苯乙烯型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首先提供給國家工業部門,用于提取國家急需的核燃料鈾,為中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和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成功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后來生產的多種型號的離子交換樹脂被廣泛地應用到化工、輕工、冶金、醫藥、水處理等領域,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高分子材料。 學人檔案 何炳林(1918-2007),廣東番禺人。著名高分子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發明了大孔離子交換樹脂,并對其結構與性能進行了系統研究,被譽為“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